3月25日,由中宣部組織、近百名記者參加的“推進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報道活動在北京啟動,首站是以科技創新享譽中外的北京市海淀區。今日起,本網開辟“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專欄,將重點反映“壯麗七十年、奮斗新時代”的大背景下,各地的創新實踐和典型經驗,以推進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林克慶今天上午在會上指出,北京作為首都,推動高質量發展,就是要以減量提質作為突出特征,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2018年,北京市人均GDP達2.13萬美元,居全國第一。[詳細]
近日,2018年“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主題活動結果公布,上海再次排名第一,實現了“七連冠”。[詳細]
“上海的經濟結構正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升級,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表示。[詳細]
走進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線下空間大廳,一幅繪著長三角三省一市的地圖映入眼簾,這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12座城市的地理位置被鮮明地標注其中,代表了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聯盟城市。[詳細]
“一句微笑的謝謝儂,就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認可”。浦東新區國際人才港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以彩虹色為基調,不同于傳統辦事大廳,國際人才港大廳開設了11個辦事窗口,顯得溫馨而低調。[詳細]
“上海是一個偉大的城市,這里有巨大的市場潛力,能夠提供大批優秀的金融人才,提供豐富的創意,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選擇將新的合資證券公司落地在上海的原因”。野村控股亞洲(除日本外)執行主席及中國委員會主席飯山俊康在談到近期獲批的合資公司時表示。[詳細]